-
上次仰望星空是什么时候……
之前朋友们经常来找我聊聊。以我迟钝多年的书呆子的敏度感来看,大家跟我聊的这些事情在我听来,经常是些不着边际的原因和话题。
“你谈谈作为一个书呆子的感受可好?话说你当了几十年的书呆子有没有觉得很烦恼的事情或者烦恼的生活或者为作为一个书呆子而觉得烦恼?”
“显然应该没有啊……假定有什么烦恼,那像我这么一个嘎嘣儿脆的人,但凡有什么烦恼肯定把烦恼拆解掉就地解决啊,怎么可能还有什么关于作为一个书呆子却被书呆子这个事儿烦恼的记忆……事实恰恰相反,我很开心自己是个书呆子啊并且可以一做就是这么多年的看起来简直就是终身愿意的位置……跟你说为什么呢,因为你看我就是喜欢自言自语自我对话或者找书本对话……跟人对话其实是很辛苦的,你无从知道他前言后语的逻辑以及他的大脑设置思维方式导图……于我而言,简直就像一个机器人跟一个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灵魂的对话……所以,每每我拿起书来我都能听到我灵魂愉悦的尖叫声美极了美极了人世间还有比这件事情更美好的事情嘛……所以啰,你看,我是没有因为书呆子这个事情烦恼反而因之而觉得被拯救了。”
“听你这么说起来确实感觉你作为书呆子的幸福感,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又感觉你太清闲了,作为资深书呆子是不是应该码字为主,不如在工作之余写写自传或者泡咖啡馆写点儿浪漫文字也好……这样的状态应该是更符合你给人的感觉……“
“这我一时无从说起了,就不知道这个我给人的感觉是个什么感觉……当然,我养花种草喝茶煮咖啡健身看电影见朋友去旅行……包括工作来讲其实所有的这些事情都让我有很充分饱满的和我自己和大自然和一切美好呆在一起共享享受生命的感觉。至于说我要不要写我的自传,我觉得我在无知和匆忙中度过了现在看起来好像有点儿跌宕起伏的前半生,而后半生即便现在看起来稳稳当当似乎波澜无惊,但是我没有办法预知在我老年将至的时候我会如何思考和看待我自己,并且从今天看来,我似乎也并没有到达那个我可以如此透明的与自己对话的地方,我仍然心有惶惑内有各种激烈的欢喜悲戚激荡着我每天每时的感受……我甚至并不能够非常坦诚和冷静的分辨出来这是我一时真实的欢喜还是我因为生命要欢喜因而可以随时欢喜的欢喜……如果我不能那么真实坦诚的与自己对话,写自传有什么味道呢?而那些所谓浪漫文字也已经不是我这个年纪愿意去书写的部分了,尽管这些内容也是生命所需如糖如梦,但是我知道就算没有糖也没有梦,生活有它最本真的那个样子,仍然是可以优雅温柔的浪漫。所以,我对此也是迷茫的,到底这个年纪的浪漫文字都是些什么呢?该如何去书写它去表述它呢。每个人都有ta喜欢的感受而生的文字吧。”
尽管以各种看起来像话不像话的说辞搪塞了朋友们的善意规劝。但是我也时不时的会问我自己:生活里不止有生活,还应该有也必须有的那部分内容是什么呢……
“就像梵高一样的仰望星空,或者像莫奈一样的去欣赏花朵。“
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生活内容吧,但其实。未尽然。
写到这里,莫名有悲戚。
就这样吧,先说些奇怪的话作为在这里生活的小注脚。以后再说点儿正常的或者别的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了。
附上最近喜欢的一段话,摘自罗素《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
有三种感情,单纯而热烈,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激情如同飓风,将我肆意吹来打去,越过深邃的苦海,到达濒临绝望的边缘。
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爱情让我心醉神迷,这份狂喜是如此强烈,让我常常甘愿牺牲生命中余下的一切,只为换取几小时的欢愉。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能缓解我的孤寂,那可怕的孤寂足以让一颗瑟瑟发抖的心俯在世界的边缘,望向冰冷死寂的万丈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的交融中,我窥见了圣徒和诗人想象出的天堂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爱情,爱情之美好似乎只应天上有,但历经千帆,我还是如愿以偿。
秉着同样的热情,我寻求知识。我渴望了解人类的心灵,我渴望知晓星辰为何闪耀,我试图领悟毕达哥拉斯[插图]思想的威力,即万物流转都受到数字支配。我在这方面取得了一点成果,但并不算多。
爱情与知识已让我尽可能地靠近天堂,但悲悯却总能把我拽回人间。痛苦的呼喊萦绕在我的心头。忍饥挨饿的儿童,饱受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子女视为碍眼负担的无助老人,以及充斥着孤独、贫穷和苦痛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的理想生活的嘲弄。我渴望减轻这罪恶,但却无能为力,自己也深受其害。
这,就是我的人生。我觉得此生值得,如若有机会,我会欣然再活一次。非常喜欢的这些如星空一样的话,愿你所见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