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好书推荐
以下为你从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推荐相关的经典好书:
人工智能基础
- 《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
- 作者:斯图尔特・罗素、彼得・诺维格
- 简介: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教科书,全面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各个方面,包括搜索算法、知识表示、推理、规划、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内容系统且深入,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际应用案例。
- 适用人群:适合作为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的教材,也适合对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全面深入学习的专业人士。
- 《人工智能时代》
- 作者:李开复、王咏刚
- 简介:这本书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人工智能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同时探讨了人工智能对社会、经济和就业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 适用人群:适合想要了解人工智能对社会影响,以及希望快速入门人工智能领域的普通读者。
机器学习
- 《机器学习》
- 作者:周志华
- 简介:这本书也被称为 “西瓜书”,内容涵盖了机器学习领域的主要算法和理论,包括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书中语言通俗易懂,每章都配有丰富的案例和习题,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 适用人群:非常适合作为机器学习的入门教材,适合高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对机器学习感兴趣的初学者。
- 《统计学习方法(第 2 版)》
- 作者:李航
- 简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统计学习的主要方法,包括感知机、k 近邻法、朴素贝叶斯法、决策树、逻辑斯谛回归与最大熵模型、支持向量机、提升方法、EM 算法、隐马尔可夫模型和条件随机场等。书中对每个方法都给出了详细的数学推导和算法步骤。
- 适用人群:适合有一定数学基础,希望深入学习机器学习算法原理的读者。
深度学习
- 《深度学习》
- 作者:伊恩・古德费洛、约书亚・本吉奥、亚伦・库维尔
- 简介:这本书由三位深度学习领域的顶级专家撰写,被称为 “花书”。它从深度学习的基础知识入手,逐步介绍了深度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重要模型,以及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 适用人群:适合有一定机器学习基础,想要深入研究深度学习的专业人士和研究人员。
- 《Python 深度学习》
- 作者:弗朗索瓦・肖莱
- 简介:本书作者是 Keras 库的开发者。书中以 Python 和 Keras 为工具,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方法。通过大量的实例代码,帮助读者快速上手深度学习,并掌握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深度学习的技巧。
- 适用人群:适合对 Python 编程有一定了解,希望通过实践快速掌握深度学习的读者。
自然语言处理
- 《自然语言处理入门》
- 作者:何晗
- 简介:这本书以 Java 语言为例,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技术,包括中文分词、词性标注、命名实体识别、文本分类等。书中提供了丰富的代码示例和详细的注释,便于读者学习和实践。
- 适用人群:适合对自然语言处理感兴趣的初学者,尤其是有 Java 编程基础的读者。
- 《自然语言处理实战:基于 Python 和深度学习》
- 作者:霍夫、珀金斯等
- 简介:本书结合 Python 和深度学习框架,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各种任务和技术,包括文本分类、情感分析、机器翻译等。书中不仅有理论讲解,还有大量的实际案例和代码实现,帮助读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 适用人群:适合有一定 Python 编程基础和机器学习基础,想要深入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的读者。
计算机视觉
- 《计算机视觉:算法与应用(第 2 版)》
- 作者:理查德・西泽尔、大卫・弗利曼
- 简介:全面介绍了计算机视觉的各种算法和应用,包括图像滤波、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图像分割、三维重建等。书中既有理论推导,又有实际代码实现,内容丰富且实用。
- 适用人群:适合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专业人士和研究人员,以及高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 《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实战》
- 作者:唐宇迪
- 简介:本书结合深度学习的方法,介绍了计算机视觉中的常见任务和技术,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等。书中提供了大量的代码示例和详细的讲解,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
- 适用人群:适合有一定深度学习基础,想要学习计算机视觉应用的读者。
- 《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
-
pytorch CNN实现图片分类
以下是一个使用 PyTorch 实现简单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的示例代码,用于对 MNIST 手写数字数据集进行分类。
代码实现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datasets, transforms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 # 定义超参数 batch_size = 64 learning_rate = 0.001 epochs = 5 # 数据预处理 transform = transforms.Compose([ transforms.ToTensor(), # 将图像转换为张量 transforms.Normalize((0.1307,), (0.3081,)) # 归一化处理 ]) # 加载 MNIST 数据集 train_dataset = datasets.MNIST(root='./data', train=True, download=True, transform=transform) test_dataset = datasets.MNIST(root='./data', train=False, download=True, transform=transform) # 创建数据加载器 train_loader = DataLoader(train_dataset, batch_size=batch_size, shuffle=True) test_loader = DataLoader(test_dataset, batch_size=batch_size, shuffle=False) # 定义 CNN 模型 class SimpleCN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SimpleCNN, self).__init__() # 第一层卷积层 self.conv1 = nn.Conv2d(1, 10, kernel_size=5) # 第二层卷积层 self.conv2 = nn.Conv2d(10, 20, kernel_size=5) # 池化层 self.pool = nn.MaxPool2d(2) # 全连接层 self.fc1 = nn.Linear(320, 50) self.fc2 = nn.Linear(50, 10) def forward(self, x): # 第一层卷积和池化 x = self.pool(torch.relu(self.conv1(x))) # 第二层卷积和池化 x = self.pool(torch.relu(self.conv2(x))) # 展平张量 x = x.view(-1, 320) # 全连接层 x = torch.relu(self.fc1(x)) x = self.fc2(x) return x # 初始化模型、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model = SimpleCNN() criterion = nn.CrossEntropyLoss() optimizer = 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learning_rate) # 训练模型 for epoch in range(epochs): model.train() running_loss = 0.0 for i, (images, labels) in enumerate(train_loader): optimizer.zero_grad() outputs = model(images) loss = criterion(outputs, labels)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running_loss += loss.item() print(f'Epoch {epoch + 1}, Loss: {running_loss / len(train_loader)}') # 测试模型 model.eval() correct = 0 total = 0 with torch.no_grad(): for images, labels in test_loader: outputs = model(images) _, predicted = torch.max(outputs.data, 1) total += labels.size(0) correct += (predicted == labels).sum().item() print(f'Accuracy on test set: {100 * correct / total}%')
代码解释
- 数据预处理:使用
transforms.Compose
定义了数据预处理的步骤,包括将图像转换为张量和归一化处理。 - 数据加载:使用
torchvision.datasets.MNIST
加载 MNIST 数据集,并使用DataLoader
创建数据加载器。 - 模型定义:定义了一个简单的 CNN 模型
SimpleCNN
,包含两层卷积层、两层全连接层和池化层。 - 训练过程: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
nn.CrossEntropyLoss
和 Adam 优化器optim.Adam
进行模型训练。 - 测试过程:在测试集上评估模型的准确率。
注意事项
- 代码中的超参数(如
batch_size
、learning_rate
和epochs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 代码运行前请确保已经安装了 PyTorch 和 torchvision 库。
- 数据预处理:使用